中国距离澳洲有多远?
从地图上查,中国南海国境线到澳洲大陆最近海岸线,直线距离大约2400公里;从北京到堪培拉的飞机航线距离大约是9000公里——不过,这当然不是我想得到的答案,我想探讨的,其实是这一次到澳洲走马观花之后的思考:在人类文明这一相同方向的进程中,中国离澳洲究竟有多大的差距?
01.环境与人口
澳洲的干净
澳洲的天空、森林、绿地、海洋和海滩都非常干净。
道路是干净的。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,几乎到了任何一个地方,你都可以席地而坐,起身时不会担心新买的裤子给弄脏了。而且,我们很少看见清洁工人。
沙滩是干净的。经历了上千公里的沿海公路,随时可以下车去沙滩散步,无论在人烟稀少的海滩,还是游人如织的海滨浴场,海沙里几乎看不到任何人类垃圾。
河流是干净的。沿途有许多漂亮的河流,河面不时看见机动船只。在大洋路的十二门徒附近我们住过两晚,营地后面有一条小河,白天有孩子嬉戏、游泳、垂钓,河水清澈见底,手捧起来就可以喝。
草坪是干净的。在澳洲人工草坪和天然草场随处可见,人工草坪一般都修剪打理得很整洁,草的长度永远保持不变。公共草坪可以让游人随便践踏和席地而坐,全澳洲看不见禁止踩踏草坪的警示牌。绿草上同样看不见垃圾和人类丢弃物。再看看澳洲人,他们仿佛觉得草坪(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)生来就是供人休息娱乐的,人们在草坪上尽情嬉戏,孩子们在奔跑,狗狗相互追逐,海鸥草丛中觅食。
公厕是干净的。全程跑下来,进入过各种公共厕所,几乎全都一尘不染,地上和洗手台上没有水渍(尿渍),没有异味,干净得都像是五星级酒店。而且,几乎每一个厕所都免费提供质量上好的手纸、洗手液、擦手纸和干手器。
汽车是干净的。我们这次租用房车自驾游,那辆丰田海狮改装的房车从提取到归还,整整18天,中间经历了三场大雨,行程3600公里,始终都很干净。归还时,只简单地用自来水冲刷一遍,已经熠熠闪光。同行的伙伴戏谑说,在澳洲至少有两个行当是干不成的:洗车和擦皮鞋,因为需求太小。
各位看到这里也许会说,这种环境的清洁美丽原因在于人口。澳洲总共才不过2300万人(和上海差不多),哪能拿来和13亿人的中国进行比较?诚然,澳洲的环境问题和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截然不同的,要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也肯定不尽相同。
我本人也不是环境资源部部长,没有能力提出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良方。但是,所见所闻总让我忍不住对比联想国内——澳洲人爱护环境的文化和习惯,这个也许是值得我们学习的,也是可以去一点一点做,去一点一点改变的。
例如+现实
例如我们入住的公寓式酒店,手册上说,本酒店实行自助式服务,请离开时将房间打扫干净,垃圾随手带走。人们也都是按照要求那样去做了。而在我们习惯的思维模式里,我住店付了钱,你就应该打扫卫生。而我将房间内外弄脏,是我的权利。
例如,我们在宿营地的厨房和洗衣房常常看到这样的提示:为了下一个使用者,请将你用过的设施清理干净。所以我们在澳洲使用的公共设施,的确都是干干净净的,打开就能使用。一边用一边觉得感动,觉得温暖,觉得幸福,并心存感激。而中国人看来,为他人打扫卫生是吃亏了。
实际情况是:我们在国内使用的公共设施多半都是脏兮兮的,只好自己动手清洁。用完之后留下狼藉一片拂袖而去,也觉得心安理得、天经地义。谁用谁打扫嘛!这样的结果是,我们的环境永远都是脏兮兮的,而面对这种垃圾遍地,我们都心存愤怒和抱怨:什么素质,太恶心!
例如垃圾分类,在中国似乎也在提倡,北京大部分地方的垃圾桶都分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,但真正实施的却很有限。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将垃圾分类,有朋友就问我,怎样区分一般垃圾和可回收垃圾?我说很简单,我们常常见到那些拾荒者在垃圾里寻到的可以用来卖钱的宝贝,就是可回收垃圾;其余就是不可回收垃圾。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能识别,而是从心底里不认为这件事非做不可。做和不做的差别就是,我们的垃圾造成了大量的浪费,也更加严重污染着环境。
如果说环境问题是人口的问题,那么,日本的人口密度算大吧?为什么他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呢?而在中国,许多人烟稀少的地区,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游人离开后留下的食品包装等人类垃圾。这些,到底是人口数量的问题,还是人口素质的问题呢?
在墨尔本一家酒店前台看到过这样一句话,可以推荐给大家:做正确的事,你所居住的星球会感谢你。
02.法治与自律
澳洲的自律
在澳洲几乎看不见执法人员,但人们多半都在自觉地遵守法律,对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非常自律。
这次自驾旅行我使用过三次驾照,两次是租车提车,一次是因风大车门没拉住刮伤了相邻的车,对方车主抄下我的驾照信息以便走保险。除此之外再没有使用过驾照,也没有遇到过警察盘查,甚至连警察的影子都很难看见。
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,看到过两次停在路边的值班警车,唯一一次见到警察本尊,是在墨尔本一位警察给违停车辆开罚单。虽然如此,澳洲给我的感觉依然是秩序井然,人人自律。
我们常常看见的是机动车、自行车、行人各行其道,支线车主动停下让干线车,机动车在人行横道(尤其没有红绿灯的)线外耐心等待行人慢慢通过,几乎没有听到过汽车的喇叭声。
停车场几乎是无人看管的,哪怕是收费停车场,司机都是自觉到收费机(meter)处自动投币交停车费,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车驶离。
全澳洲没有看见任何一户人家的窗子安装防盗网,或防盗栅栏,甚至许多人家睡觉夜不闭户。
澳洲的烟
我在悉尼陪朋友去商店买香烟(我本人不抽烟),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:店家与其说是在卖烟,倒不如说像在做非法生意,像毒贩。他偷偷摸摸地打开一个贴满价格标签的不透明的柜子门,从里面拿出一包烟递给我们。朋友想让他多拿几包烟来挑挑,老板说不行,法律规定,买什么烟就拿什么烟,买几包拿几包,不能挑选。问为什么?回答说,法律规定不能在公开场所肆意销售卷烟。
烟盒的包装才有意思,无论国产烟还是进口烟,包括从中国进口的香烟(中华、玉溪、红双喜等),原先设计精美、五彩缤纷的烟盒包装绝对看不见,换上了几乎千篇一律的烟盒,上面除了用小字表明原来的香烟牌子,还印刷上了许多可怕的图片,不是熏黑的肺,就是得癌症死亡的尸体。整个感觉就像预告恐怖片。
澳洲的红酒
澳洲生产红酒,且酒质上乘、价格便宜(我买到最低的价格5澳币一瓶,很好喝)。我在一家中国人开的超市买了两瓶,老板娘服务热情,操着上海口音说替我拿一个塑料袋把酒包上。我出于客气和节约说不用,离车很近,马上就搁车里,没关系。老板娘说,你没关系,我关系大了。你那样提着酒瓶招摇过市,有人举报,我的超市将要遭到高额罚款。
我好奇地向澳洲本地人请教,他们告诉我,在澳洲,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是非常重的。同时,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和示范工作也紧跟其后。长期如此,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养成了守法和自律的习惯。
而中国的问题则相反,我们天天喊守法,可绝大多数人还是对各项法律知之甚少。在日常生活中,大多数中国人成天想的,就是如何钻法律的空子,如何打擦边球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和法律边界博弈,我就违法了,看你怎么样?
大量的社会实例告诉我们,守法的人吃亏,违法的人占了先机,得了红利。更有甚者,我们更多地看见权大于法,人情大于法,钱大于法。长期如此,我们都养成了侥幸、占便宜、讨巧、冲红灯、闯红线、逃避法律的习惯。形成了摊上事不走法律程序,第一时间打电话找关系、开后门去“搞定”。
罚单?!
亲历经历来了:一位自驾游的朋友曾因为在澳洲公路上超速行驶,在离澳之后收到了一条罚款通知。一直犹豫到底是否交罚款的时候(心想老子不交看你怎么办),澳洲警方的催促通知通过电子邮件传来了。
通知中明确指出,如果逾期未交付罚款,将导致罚款数倍增加和累加,违章和拒交罚款行为还将被记录在案,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再次申请各国入境签证。朋友见此,立马乖乖交了罚款了事。我这次也有一次违停,当然,我也乖乖认罚。
有朋友说,我们那么多执法者监督管理着社会,还有那么多随意违法的人士,甚至经常有公然抗拒法律的行为,如果不这样做,那不是天下大乱了?你把执法人员撤离了试试!你把窗户上的防盗栅栏拆掉试试!你把城管解散了试试!我想了想,也觉得很恐怖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长时间和文明相去甚远的状况?是法律不健全?是执法不公?是贫富悬殊?是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?还是……?更重要的是,我们自己能做一点什么?
03.谦让和善意
排外么?歧视么?
回国后,有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:澳洲人排外吗?他们对中国人歧视吗?我对这个问题毫无准备,去之前也不曾听说有澳洲排外和歧视的信息,也没有做任何的心理预防,冷不丁不知道怎样回答。
后来想想,提这个问题的朋友,也许是看了最近新闻报道香港人歧视大陆人,还有网上流传全世界人都讨厌中国人的帖子,因此而有感发问吧?可是我的亲身感受,岂能用“不排外不讨厌”这个简单回答可以准确概括呢?
澳洲人不歧视中国人,甚至不歧视任何人。相反,一路走来,亲身经历的,几乎全是正能量,当地人礼貌、热情、友好、善良。
亲身经历1
一次我们驾车在车流稀疏的路段迷路了。两辆房车只好停在路边,等我这个“排头兵”赶紧在GPS上重新搜索新目标。就在这个当口,一辆皮卡车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,在几百米外忽然停下来,掉过车头直接迎着我们驶来。车在我们前头停住,下来一位老先生。我身边的同伴有点紧张,让我停下手中的活,问是不是我们违章停车,遇见警察了?
接洽之后才知道,来人不是警察,只是一个热心人。他见我们停车,猜测一定遇到了麻烦,上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。我赶紧谢了人家,说我们自己能够解决。他热情地建议我们前方宿营,说前方风景优美,也有汽车宿营地。我只好抱歉地告诉他,我们已经预订好了营地,正设置导航。他高兴地祝我们好运,方才离去。
亲身经历2
又一次,黄金海岸的野生动物园,我正在给陈小果(他女儿)和果果妈(他妻子)拍照,一个老太太走过来主动提出替我们拍全家福。我高兴地谢了,将相机交给她。几张拍完,她说光线不好,面部有些暗,让我们换一个角度,再拍几张。热情、友善、可爱的老太太!
那天果果玩累在我怀里睡着,我随便找了一个街边的长椅坐下休息。来了一个女人,友好地和我打招呼,坐在我旁边。一辆出租车停下,她先问我是否要乘坐,见我摇头,她便起身乘车。一会儿又来一老头,打过个招呼后站在近旁。又一辆出租车停下,老头依然问我是否乘坐,我才恍然大悟——我占用的是等出租车的乘客专椅!赶紧表示抱歉,让老先生上车。之后仔细观察,虽然出租车数量和见到的频率并不高,但在澳洲很少看见抢乘出租车的现象,都是相互谦让。
电梯前他们相互谦让先行,支线车让干线车,环岛外车让行环岛内车,机动车让行人,还常常会有人主动给带孩子的我开大厅门……,这些人的友善行为我没有感觉到是一种“好人好事”,也没有觉得他们在刻意地“学雷锋”,“克己复礼”,相反我觉得他们仿佛是一种习惯,一种自然。
在汽车营地、公园、农场、郊区、公路边的快餐店,甚至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上,经常会有陌生人和我四目相对,对方脸上总是洋溢出真诚的微笑,并热情地打招呼,给我的错觉,仿佛我置身于多年的熟人、朋友、街坊四邻和乡里乡亲之中。
人有三急,少不了问厕所何处。每每向人们提出这个尴尬问题,对方都像是负责的主人,热情、友好、耐心地指引,有的甚至还亲自引领。如果近距离内没有公厕,他们会主动将自己家或自己店里的内部厕所提供给你使用。
去购物,去办事,所遇之人,皆是彬彬有礼,轻言细语,尽量想得周到些,说得清楚些,充满耐心、细心和善心。
善意
对,善意!
我一直在想,这份善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?对比国内,我好像有了一些猜测。在澳洲,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他们那个社会,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,而我们的社会,相互之间没有信任感。不是中国人没有善良,而是环境的艰险,让我们不敢相信他人。假如路上有一个人主动提出要帮助我们,在我们内心深处充满了防范——注意,这人一定没有安好心!
前两天,我的微博里有一个私信,是一个学习写作新编剧写给我的,他写道:“陈老师,像我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,周围能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人们的功利心,实在看不到美好的东西,我要怎样才能静下心来创作啊?我现在内心深处只有对社会的不满,无比的烦躁,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动力,没有了奋斗的目标,没有了理想与信念,我该怎么做?”
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只是针对写作而提出的问题,实质上已经触碰到了我们这个所谓“泱泱大国”、“五千年文明过度”和“礼仪之邦”的道德硬伤!在澳洲,才真切感受到什么是道德上的侏儒。我惭愧,我汗颜。
我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澳洲没有坏人,没有骗子和盗贼(事实上我女儿在我们去澳洲之前手机被人偷了),我也不是说中国没有善良人。我相信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,经历了上千年的文明教化,好人一定是大多数。但,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乱、政治斗争和步履匆匆的脱贫运动,人性在倒退,道德在滑坡。官员腐败、官商勾结、苏丹红、毒奶粉、地沟油、扶摔倒老人被讹……,这一切都我们心寒。
我们不敢再相信善意和善举了,我们自己也慎行善意和善举,在替他人和社会做贡献时,我们迟疑,我们漠然,我们自保。甚至,我们没有了集体荣誉感,民族自豪感,像2008年因汶川地震和奥运会所激发的那种凝聚力消失殆尽了!前两天在柴静纪录片引起的风波里,我们依然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冰冷。
是我们太冷漠?
其实,这种社会冷漠症的危害,远远大于雾霾!难道中国人真的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样充满恶意、怀疑、戒备和冷漠的环境里吗?
谢天谢地,我回来后看的一期电视真人秀节目《你会怎样做》,让我感受到了澳洲一样的温暖的春风。节目是直接从国外电视台“扒”下来的,情景设置,是一位好心的大姐给流浪汉50元钱,带他进入一家餐馆用餐,自己先离去。
结果孤立无援的流浪汉遭到店长和个别客人的歧视和驱赶。这种歧视遭到了更多普通顾客的反对,流浪汉也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援助。这个节目中的大姐、店长和坏顾客是节目组的演员扮演的,而其他的好心人是真人,真反应。看着这个节目我一直在流泪。有个声音在内心深处发出来:中国人并不冷漠,我们不应该对自己和社会失望。
04.野蛮和文明
澳洲的关怀
在澳洲旅行的过程中,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,他们的社会有一个很好的风气和文化,就是强者对弱者的关注、关怀、照顾、宽容、扶助。我们常常看到汽车让自行车,自行车让行人,汽车让行人;年轻人壮年人让孩子、老人;男人让女人,富人让穷人,主人让客人,警察让民众。每个城市都有盲人道、残疾人通道、残疾人专用车位、专用厕所;每一条公路都有自行车道……
看着这些,忽然有一天,我悟到了一个道理:原来,所谓的文明,除了民主、自由、平等、公平等一些普世价值之外,最好的体现,就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礼让、关怀、帮助和宽容。也就是说,我们如果用简单的天平来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,就看在这个社会里,强势人群对弱势人群的态度。
在中国
在中国,我们经常看见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漠视、歧视、辱骂、打压、欺负、霸占、掠夺、排斥。一个官员训斥一群老百姓,上司辱骂下属,男人和女人抢座位,有钱人对穷人和服务员颐指气使,等等。这跟野兽差多远?动物世界不就是弱肉强食吗?
问题不在于眼下的中国是否文明,人类总是从不文明走向文明的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我们这个民族在文明的道路上是进步了,还是倒退了?我们在这种不文明的环境下还将继续多少年?
有的人会说,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是一个13亿人的大国,要改变中国,谈何容易?所以,要慢慢来!我同意。可也不完全同意。我们这个过程到底应该多长?为什么还需要那么长?为什么不能短一点,再短一点?
想想香港人为什么排除内地游客?一定是部分内地人不文明行为触及到他们的神经,越过了他们的底线,影响了他们的生活。可某些香港人为什么会心怀那么多歧视和仇视?因为他们自视为强者,大陆人只是蝼蚁和蝗虫——这些都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态度,文明何在?
更让人要警惕的是,大部分中国人视野蛮和不文明为常态!温水煮青蛙,我们早已经习惯于野蛮,觉得野蛮是天经地义。于是看见野蛮,变成了容忍和纵容。我们偶尔反对野蛮,也不是反对野蛮本身,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野蛮。
对待贪污、以权谋私、滥用公权力等,我们就是这种心态。我们反对的不是贪官,而是我们没有机会像贪官那样去贪污,所以愤愤不平。甚至对反贪也是漠然的,反正反贪是国家的事,跟老百姓没有关系。打倒了贪官对我没有什么好处。打倒了这个贪官,还好出现新的贪官。甚至认为,反贪就是派系斗争,是狗咬狗的行为。
面对社会的不良风气,我们已经习惯于指责。我们指责政府,指责执政党,指责贪官,指责既得利益集团,指责别人,指责历史……就是不检讨我们自己。我们习惯于把一切归结为制度。制度固然是根本问题,可制度是什么?首先,制度就是我们!我们才是制度的土壤。没有每一个人的文明进步,哪里来文明进步的制度呢?没有对文明进步的渴求和身体力行,文明进步的制度不会从天而降。
请心存善念!
这次的澳洲行,让我想得最多的,是我能做点什么?要从野蛮到文明,其实也不是那么深奥和复杂,就是提倡几个字:心存善意,强者让弱者。
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,我们穷怕了,我们害怕再穷回去,我们想有钱有钱更有钱。但30年前我们没有钱,却平和得多。现在,大多数人已经超越了温饱,慢慢进入到小康,富裕之路还很长,我们的确还需要挣更多的钱,但在我们的致富之路是不是不要走得那么急?至少,不要急到我们的心里只剩下钱,而丧失了快乐、安全和淡定。不要急到我们丧失了朋友、疏离了亲人、毁坏了环境。
人和野兽之间的区别,就在于人比野兽更聪明,他们知道群体的好,才能最终保障个体的好。这个道理是全人类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进化之后得到的结论。这个结论甚至进入了我们的血液和基因,所以我们才有一些谚语。比如:助人为乐;比如:老鼠过街人人喊打。
为什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?因为大家对老鼠的偷盗行为是不耻的。为什么一个人做了善举会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赞扬,甚至被他感动?因为快乐来自公共人文环境的改善。
出国之前,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注意文明礼貌的。可在澳洲,我却处处犯规。澳洲人教育了我,于是我决定,从今以后学习做一个文明人。从哪里做起呢?我一个朋友说了四个字:心存善意!
为人处世,内心多一份善意,好多问题都解决了。尤其是面对更弱小的群体时,能否宽容更多一点,关注更多一点,帮助更多一点,谦让更多一点,理解更多一点。
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:中国离澳洲究竟有多远?我的一个朋友说出了一个时间维度的答案:100年。我不能说他是错的,但我希望没那么长。能不能80年?50年?在我有生之年?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手里。
相关链接:
【澳村老移民感叹:没有移民经历的人不能理解】
【致新移民一细心体会移民后的国外生活吧!】
如果您对投资移民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更多,请拨打凌宇移民热线:4001-020-101,也可以在线咨询凌宇移民专家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凌宇移民官方微信,实时发送最新移民资讯!